翼閘小編:從深圳市乾坤公共安全研究院發布的《環渤海地區安防工程市場研究報告》(下稱《報告》)中了解到,目前,環渤海地區已經形成了中國安防的第三極,并初步形成了以京津為中心的安防軟、硬件生產基地格局。隨著中央加強環渤海經濟圈建設政策的落實,連結這一地區的一、二、三線城市達到120多個,城市基礎設施、高速公路翼閘建設和房地產市場的興起以及占有全國1/6的人口,形成了我國安防產業的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
據介紹,該《報告》充分調查和研究了2008年至2011年第一季度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市的政府公開工程及中標公告信息,樣本數據達到2000多個,其中抽調了環渤海地區的安防系統集成(工程)商總計500多家,甄選了近幾年承擔安防工程項目數量在3個至5個以上的公司,并剔除了無法翼閘獲取項目信息的公司。
據《報告》顯示,環渤海地區的安防工程與其他地區相比,呈現出大項目較多的特點。其中,2000萬元以上的項目均服務于地鐵以及高速公路建設;1000萬元至2000萬元造價的項目與平安城市建設、交通違法監測、智能交通以及指揮調度系統的建設有關;500萬元至1000萬元造價的項目涉及電視臺和醫院監控;300萬元至500萬元造價的項目涉及車載移動視頻監控、小區監控、安全生產、高速公路服務區監控、路燈監控、武警部隊哨位監控等。而300萬元以下造價的項目約占翼閘近七成;300萬元至1000萬元造價的項目約占17%;1000萬元至5000萬元造價的項目約占9%;5000萬元以上造價的項目約占6%。
《報告》指出,從環渤海地區的大項目所在地區來看,北京的大項目較多,是近年來項目總金額唯一超過10億元的地區,天津、山東、河北、遼寧四個區域項目較多。從項目中標單位來看,大項目基本上由大型集團公司承擔,并半數以上屬于北京企業,同時,區外企業承擔環渤海地區安防工程項目的占比很低。
據《報告》對環渤海地區翼閘的安防工程項目綜合分析結果顯示,安防工程項目數持續增長的領域包括視頻監控、視頻會議、消防報警;而增速比較緩慢的兩類安防工程分別是報警系統和應急指揮系統。市場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門和金融、公安、交通、電力等特殊部門及行業。
文章鏈接:中國安防展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