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輥閘小編:昨日,該負責人還特別指出,事實上,包括橋梁綜合管理系統、橋梁超載監控系統在內的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同步運用,在成為我市城市橋梁的“健康運行”重要保障的同時,還為每一座橋梁提供了一份詳細的“電子體檢表”,實現了城市橋梁的數字管理作為我市首個推出的超載監控系統,三環路成溫路立交橋超載監控系統運轉試運行順利。“截至最新統計數據,系統共記錄通過該路段的車輛23萬余輛,其中超過成溫立交橋限載標準的車輛55279輛,占通行車輛總數的23.39%。“這些數據為分析超載車輛荷載對橋梁結構安全產生的影響提供了有力數據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市正在川陜跨線橋兩側再次試點三輥閘建設城市橋梁超載動態監控系統,而即將于明年運行的川陜跨線橋監控系統與成溫立交橋的超載監控系統有所不同。“動態稱重設備由秤臺式傳感器升級為稱重更精確、體積更小、安裝更方便的石英壓電傳感器,不僅如此,還新增加了超載車輛過橋分析對比模塊,自動分辨超載車輛是否通過橋梁。”道橋處有關負責人說。
按照規劃,未來超載監控系統還有望與交通管理部門實現信息共享,“與交通管理部門聯動,對超載車輛的違規行為進行處罰!”與此同時,未來我市還將大力推進橋梁超載監控子系統建設,讓城市橋梁更加智能,運行更加安全。“前方橋梁限載10噸,超載車輛請繞行!”昨天,從溫江到成都的貨車司機王辰發現在距離三環路成溫立交橋不遠處,一塊黑色的顯示屏上,紅色的提示語分外顯眼!王辰心里一愣,“三環路成溫立交橋限載10噸,我今天貨車上的東西早就超過10噸了,看來只有走橋下了!”王辰的舉動對每一個從成溫立交橋入城的司機朋友來說,并不陌生。原來,為了維護橋梁安全,保護橋梁結構不被超載超速的三輥閘車輛所損壞,成都市城市管理局道橋處首次引入了“城市橋梁超載監控系統”(以下簡稱“超載監控系統”)!
三環路成溫立交橋是成都西門重要的交通門戶,這里每天的車流量非常大!設計荷載為不超過10噸。這就意味著,凡是超過10噸的車輛,在成溫立交橋上行駛的時候,都可能對橋梁造成損害,尤其是超載嚴重的話,更可能損害到橋梁的結構性安全。因此,作為首個試點的橋梁,成都市城市管理局道橋處將我市首個“城市橋梁超載監控系統”放置于成溫立交橋(入城方向)。記者在現場發現,在距離立交橋大約300米的路段,有3個埋入地下的“秤臺式傳感器”,而這個傳感器就好比我們熟悉的“電子秤”一樣!車輛在通行時不會感到任何異常,就被自動“稱重”。而在電子秤的上方則是3個擁有拍照功能的攝像頭。“車輛若超過設計荷載的8噸,就會被攝像頭自動拍照。”
作為超載監控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自動稱重后的車輛在繼續往前行駛160米左右,就會發現一個非常醒目的LED電子顯示屏。“指示牌上將實時對所過車輛進行提醒!若該車輛超過設計荷載8噸,信息指示牌上將立即顯示‘某某車輛,超載,超載車輛請橋下三輥閘繞行’這樣的字句。”市城管局道橋處有關負責人解釋,若此時,司機朋友“硬闖”前方橋梁,超載監控系統還可以發揮“電子警察”的功能,“拍照”留存,將所有數據傳回后方——市城管局道橋處橋梁超載監控系統中樞平臺。
昨日,記者在市城管局道橋處橋梁超載監控系統中樞平臺里看到,在這套特別軟件里,精準的留存了每一輛車輛的車牌號、到訪時間、重量、速度、超載重量等詳細信息。市城管局道橋處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城市橋梁重要的管理手段,全新試點的城市橋梁超載動態監控系統,由稱重模塊、車牌抓拍識別模塊、現場數據采集處理模塊及中心監控分析服務器構成,利用動態稱重、圖像識別、光纖網絡等先進技術,實現了實時動態采集超載車輛總重、軸重、車速、牌照號,警示超載車輛禁止上橋等功能。“它是我市橋梁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的有益補充!”
昨日該負責人解釋,橋梁的運行安全至關重要!在成都,目前已啟用了橋梁綜合管理系統,在青龍場立交橋、星輝橋、南河橋等特殊橋梁上特別安裝了應力傳感器,對關鍵受力構件進行重點監控。例如,如果發生交通事故,對橋梁形成了撞擊,橋梁上的吊桿受力會發生改變,傳感器能捕捉到哪一個部位受到損害,應力發生三輥閘改變,立即將變化數據傳回中樞平臺,進行專業的數據分析,對橋梁進行綜合評估。若發現存在安全隱患,則向橋梁管理部門報警!“而對管理者來說,橋梁管理專業性強,除了日常巡查,數據采集外,我們還希望掌握每一輛車輛的上橋重量。”